草莓住在“书架”上,颠覆传统的地面种植实施“立体化”栽种;蔬菜“排排坐”,随着滚筒上下旋转接受“水疗按摩”;没有土地,不需人工翻土、施肥,按动开关便实现水肥一体化浇灌……2月21日,记者来到万柏林区大虎峪村的九润现代农业观光园。这里的智能温室采用现代化无土栽培技术和水肥一体化设备,实现全自动调温、调湿、通风、补光、施肥和滴灌,探索农业的“数字化”发展。(《AP彩票 晚报》2月22日)
我市一座现代农业观光园里,蔬菜水果在数字农业的加持下,仿佛被注入生命,“活”了起来。探索农业数字化发展,让传统农业两肋生翼,田地装上“大脑”有“智慧”,令人耳目一新。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,变得更加具体而生动。
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业,正在大踏步向现代农业转型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,对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、推动数字化应用场景研发推广等“三农”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。农作物什么时候灌溉?缺什么肥料?如何让口感更好?运用数字农业,对产前、产中、产后过程进行数字化设计、可视化表达、智能化控制,实现精准选种、播种、施肥、灌溉、动态监控、适时调节等效果,由此给农业带来的是焕然一新的变化,给农民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实惠。
如今,我市数字化已触及农业等各行各业,现代农业观光园应运而生。随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进一步深度融合,农民将共享更多数字农业发展红利。
机遇难得,时不我待。数字农业对操作者的知识、技能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,这就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投入到相关硬件软件的开发应用上,并对农民进行专业化培训指导,让农民“玩转”高科技。同时,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农业数字化建设,利用良好的营商环境引进一流农业数字化企业,以创业型企业为引领,实现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。此外,还要全程监督,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多方面加强监管,保障农业生产安全。借鉴先进技术经验,突破数字农业发展“瓶颈”,练就发展“内功”。
放眼未来,数字农业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,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。农业产业足够“智能”,数字农业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。